文章目錄
Toggle你是否也有過補牙的經驗?蛀牙是現代人常見的口腔問題,輕則讓牙齒變色、缺角,重則造成疼痛或侵入神經。而許多人在補牙後會遇到補牙脫落、敏感疼痛等困擾。今天,林書廷醫師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,帶你了解補牙的各種材質、過程和一些患者常問的問題。
一、補牙是什麼?為什麼需要補牙?
補牙,又稱為牙體復形,是一種牙齒修復技術。補牙的目的在於清除蛀牙組織,防止蛀牙越蛀越深而入侵牙髓,同時修補受損的牙齒結構,利用填補材料恢復牙齒外觀結構。
二、補牙材質有哪些?應該怎麼選擇?每種材質費用多少?
(一)銀粉補牙
銀粉,又稱銀汞合金、汞齊,是最早期使用的補牙材料,自19世紀開始普及,是當時公認耐用性及強度很好的補牙材質,現在許多5、6年級生甚至更年長的朋友,後牙都有銀粉補牙的痕跡。銀粉外觀呈現金屬色澤,美觀性不佳,而且可能釋放微量重金屬,目前在許多國家逐漸被淘汰不使用。
優點:健保給付,耐用性高。
缺點:外觀為金屬色澤,不美觀;可能釋放微量重金屬,逐漸被其他材質取代。
適用範圍:後牙修復。
(二)樹脂補牙
在台灣,牙科用複合樹脂是現階段最常使用的補牙材料之一,因為樹脂的顏色和真牙相近,美觀性佳,因此除了後牙以外,也成為前牙修復的主要選擇。常見的樹脂補牙材料耐磨性較差,可能因溫度變化而熱脹冷縮產生縫隙,而提高二次蛀牙的機率。
優點:健保給付,顏色接近真牙。
缺點:耐磨性稍低、容易二次蛀牙。
適用範圍:中小範圍的前牙、後牙修復。
治療前:表面脫鈣蛀牙 | 治療後:恢復牙齒光澤 |
※林書廷醫師補充:現在還有一種「Icon滲透性樹脂」的自費材料出現,它可以處理門牙染色、白斑、脫鈣的問題,比起傳統樹脂更加光滑,也較不易產生縫隙。
(三)陶瓷嵌體(3D齒雕)
陶瓷嵌體是近年來創新的補牙技術,使用全陶瓷塊根據填補位置的形狀切割製成,生物相容性佳,外觀顏色與真牙相近,強度、結構上都非常好,且密合度高,不容易二次蛀牙。目前主要用於中大範圍蛀牙的修復案例。
優點:美觀度高,與自然牙齒色澤相仿;耐用性強,能承受強大咬合力;密合度高,不容易再次蛀牙。
缺點:為自費項目。
適用範圍:中大範圍後牙蛀牙或根管治療後的保護材質。
治療前:牙齒崩掉 | 治療後:以3D齒雕修復 |
3種補牙材質比較表
材質 | 銀粉 | 樹脂 | 陶瓷嵌體 |
美觀度 | 差 | 好 | 優秀 |
耐用性 | 好 | 中等 | 高 |
使用壽命 | 約10~20年左右 | 約5~7年左右 | 約10~15年以上 |
適用範圍 | 後牙 | 中小範圍的前牙、後牙 | 中大範圍缺損 |
價格 | 健保給付 | 健保給付 或自費(特殊樹脂) | 約20000~30,000元 |
三、補牙過程 7 步驟
以下用最常見的樹脂補牙流程來呈現給大家看看:
檢查與評估
先拍攝 X 光片與患者口腔的狀況,檢查蛀牙的顆數、範圍與深度,評估牙齒是否適合用補牙修復。若蛀牙範圍太大,醫師會再與患者討論是否需要使用陶瓷嵌體來修復。
局部麻醉
根據蛀牙的位置與深度,確認是否需要先局部麻醉,來減少患者的不適感。
清除蛀牙組織
接著使用牙科器材將蛀壞的齒質拿掉,並清除乾淨。
酸蝕缺損部位
在進行材料填補之前,會先使用藍色的酸蝕劑塗抹在缺損範圍的表面,讓材料更容易附著。
填補材料
將酸蝕劑清除並沖洗後,首先塗抹牙科專用的黏劑(bonding),照射藍光後,再將複合樹脂填補物一層一層填入蛀洞中,中間會進行多次堆擠調整密合,最後照射藍光讓樹脂硬化。
調整咬合與拋光
補牙完成後,醫師會使用紅藍色的咬和紙讓患者咬著左右磨動,修磨咬合位置。最後進行拋光處理,讓填補物表面平滑,減少牙菌斑附著的機會。
回診與追蹤
補牙之後每半年進行口腔健康檢查與洗牙,確認牙齒健康狀態。
四、補牙可以用多久?
補牙的使用壽命會依材質不同而有所差異:
銀粉補牙:一般可使用10年上下,但美觀性差。
樹脂補牙:壽命約 5~7 年,會有變色問題,材質耐受性較差。
陶瓷嵌體(3D齒雕):陶瓷材質使用壽命可達 10~15 年甚至更久。
五、補牙掉了怎麼辦?樹脂補牙竟然補沒幾天就掉了?
補牙掉落的原因通常與填補過程技術不足、填補區域的結構受外力影響,或日常使用習慣不佳有關。例如:有些補牙的地方本身結構就不強,又受到太多外力刺激(用補牙區域吃太多太硬的食物),就容易掉落。
如果發現自己的補牙掉了的話,建議要馬上回診重新補一次,如果沒有馬上補起來,缺損部位就是牙齒的罩門,更可能因為外力而讓牙齒受到更嚴重的損傷,甚至咬裂牙齒。
而如果是樹脂補牙沒幾天就掉落,可能是因為填補過程中接觸到水或口水,導致樹脂無法穩固黏附在牙齒上。(林書廷醫師補充:樹脂補牙過程中需要嚴格隔離水分才能有好的黏著效果。)
如果補牙太頻繁掉落,醫師會根據狀況重新填補或與患者討論使用其他修復方式,避免二次蛀牙或更嚴重的口腔健康問題。
六、有關補牙的其他常見問題(FAQ)
補牙會痛嗎?
補牙過程會進行局部麻醉,除了麻醉當下,補牙過程中一般不會感覺到疼痛。如果有疼痛敏感的感受,當下也可以舉手讓醫師知道喔!
補牙後為什麼會敏感?
補牙後輕微敏感是正常現象,一方面是樹脂有聚合收縮的特性,填補完成後牙齒會產生一些壓力,另一方面則是挖蛀牙的過程,多少都會被牙齒的神經產生一些刺激,而引發輕微不適,這個過程可以想像成牙齒正在適應外來的填補物。
補牙後敏感多久會消失?
通常敏感狀況2~3天左右會慢慢好轉,如果超過一週牙齒還是出現很嚴重的敏感狀況,建議可以回診讓醫師檢查看看。
補牙後如何保養?
避免用大範圍補牙處咬硬物,並且記得維持口腔衛生,使用牙刷、牙膏、牙線清潔,可以搭配使用與漱口水,如此一來可以降低二次蛀牙風險。
結論
每一份笑容都是值得呵護的藝術品,補牙不僅是修復,更是一場精雕細琢。就算只是補牙,也要選擇適合的材質與專業的治療。如果你有相關的問題與困擾,歡迎預約諮詢林書廷醫師,我會提供給你有品質的治療體驗!